当前位置:首页>>头条

史上最薄!最贵!iPhone17来了

“苹果的牙膏挤爆了。”9月10日,苹果年度最为重磅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刚结束,这一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。本次发布会主题为“前方超燃”(Awe Dropping),苹果CEO库克在发布会上表示:“(新款iPhone意味着)iPhone迄今以来的最大飞跃。”...

天宇天宇
“苹果的牙膏挤爆了。”9月10日,苹果年度最为重磅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刚结束,这一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。
本次发布会主题为“前方超燃”(Awe Dropping),苹果CEO库克在发布会上表示:“(新款iPhone意味着)iPhone迄今以来的最大飞跃。”
图源:苹果官网截图
再对比社交媒体上“牙膏挤爆”的评论,新一代iPhone 17系列,真的是这几年最值得买的iPhone?
iPhone 17,终于有点不一样了?
本次苹果发布会共推出了4款iPhone、3款Apple Watch及1款AirPods耳机。
其中,最受关注的全新iPhone系列中,iPhone 17标准版可以说是“出息”了。 安卓厂商千元机都支持的高刷新率,iPhone 17标准版也享受上了,搭载ProMotion技术,自适应刷新率最高120Hz。
尺寸微涨至6.3英寸的iPhone 17 还更新了3纳米的A19处理器,后置双摄系统和前置镜头都有升级,续航相比前代也延长近6小时,总体提升较为明显,不过起步容量从128GB跨到了256GB,而价格与上一代同等容量相同,维持在5999元。
图源:苹果官网截图
而一向配置拉满的Pro版本,iPhone 17 Pro也带来了所谓“有史以来最大的”影像能力升级,后摄三颗全上 4800 万像素摄像头,8倍光学变焦,还有迄今为止iPhone最长的长焦,为取景构图留下了更多的创作空间。
发布会上展示的摄影大师以iPhone 17 Pro创作的作品。图源:苹果发布会截图
拍摄能力强,对散热的要求也更高。社交媒体上关于上一代iPhone一拍照就过热的讨论比比皆是,甚至有人出门为手机准备退热贴,这一次苹果加了一块VC均热板,实现高效散热。
至于价格,iPhone 17 Pro的256GB版本为8999元起,iPhone 17 Pro Max同等容量则是9999元起,后者还提供了更大的2TB版本,价格直接来到了17999元。
不过,更多人在等的还是另一款。
发布会一开始,库克就复述了开场视频中的那句乔布斯名言,“设计不只关乎外观和感觉,更在于如何运行”,强调设计是一切的原点。而这次新品中最能对应这句话的,恐怕就是一度被传名为“iPhone 17 Air”的“iPhone Air”。
图源:苹果发布会截图
所谓“Air”,机身薄至5.6毫米,6.5英寸大小,略小于6.7英寸iPhone 16 Plus。由于超薄,对于机身的强度要求很高,iPhone Air使用了抛光的钛合金边框,颇有质感。
图源:苹果官网截图
性能上这款新机也经得起推敲,搭载A19 Pro芯片,由此来看,iPhone Air的定位已高于过去的基础版Plus,直接对标Pro版本,同等容量的价格也仅比iPhone 17 Pro低1000元,如256GB版本为7999元起;同时搭载苹果自研的N1芯片,有助于降低手机功耗,最薄的iPhone Air也被称为“历来能效最高的iPhone”。
但超薄机身超强性能同样意味着,没有更多地方放电池了。在续航上时常令人胆战心惊的苹果也想了一个办法,那就是同时发布一块超薄MagSafe磁吸充电宝。
还有一个可能改变未来手机形态的尝试就是,竭力节省空间的iPhone Air取消了SIM卡槽。
相比苹果智能至今未能落地,eSIM倒是显得不那么遥远。就目前官网信息来看,iPhone Air支持中国联通线下eSIM开通业务,也就是说,即将开售的iPhone Air很有可能成为国内首部不再使用实体SIM卡的手机。
薄,很重要吗?
“今年的迭代力度明显大了不少。”看完发布会全程的Omdia(原Canalys)分析师钟晓磊一定程度上也认同网友所说的牙膏“挤爆”。
在他看来,不管是标准版、Air还是Pro系列,这次iPhone都有非常清晰的定位,标准版配置可圈可点,Pro更多讲究耐用性,而全新的Air不仅有可能推动手机eSIM化,设计上单就抛光钛合金边框这一项,其他厂商就很难复制。
对于创新程度明显的iPhone Air,该机构研究经理周乐轩也在发布会前夕分析认为,mini、Plus等中端iPhone机型定位略显尴尬,既非旗舰产品,也不能吸引更关注性价比和尺寸之间平衡的广泛消费者。因而,iPhone Air的推出不仅是形态上的创新,很可能也是苹果的一项战略转变,即将“超薄”打造为其新的高端属性,淘汰销量最弱的机型,形成新的更有吸引力的产品层级。
更重要的是,“超薄”对于苹果正在研发的折叠屏手机来说,也是一个必选项。
因而从产品组合管理的角度,周乐轩认为,iPhone Air很可能承担着“战略试验田”的关键功能。超薄设计需要更高成本的工程、生产和材料投入,Air的尝试将为未来在超高端层级推出更薄、更耐用的可折叠iPhone奠定基础。
不仅如此,Air也可以作为高端Pro系列的补充,进一步强化苹果的高端形象,而略低的价格也能满足更多市场需求,同时在设计层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差异化选择。
基于此,Omdia预测,iPhone Air首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000万台。
虽然今年的苹果终于拿出了诚意,但原本一直期待Air,等着在发布会上看到明确电池容量的“果粉”吴晓却还是失望了。
一向喜欢轻薄机型的他已经投身安卓阵营多年,而不管苹果还是安卓,旗舰机都越发臃肿,再配上手机壳,在他眼里都约等于“放弃工业设计美学”,实在无法忍受。直到听说iPhone将出轻薄款,他立马动了要回归iPhone阵营的消息。
虽然已经看过很多爆料,对电池容量也有心理准备,但看到发布会对于所谓“非凡的电池续航”仍旧含糊其词,只是“贴心”地拿出一块恐怕售价也并不低的充电宝,吴晓还是暂时放下了换回iPhone的念头。
虽然理解超薄必然要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配置牺牲,但iPhone Air的惊艳程度暂时还没办法让他掏出至少7999元。“如果出门要带充电宝,那我要‘薄’做什么?”
苹果,不装了?
看着爆料信息里变大变薄的iPhone和一系列产品更新,在发布会前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就表示,苹果开始给他一种“贪大求全”的感觉。
所谓“贪大”,是指iPhone Air不仅事实上机身更薄、尺寸更大,薄本身在视觉上也会给人更大的感觉,就连iPhone 17标准版也更大了;至于“求全”,则是每样产品似乎“都想往里面塞一些新东西”,比如全新AirPods Pro也能进行同声传译和心率监测了。
尽管并非贬义,但张书乐认为,相比过往推出某项功能或载体时都是在相对完善的情况下,苹果似乎正在变得激进,“安卓厂商百花齐放,而苹果几乎是孤军奋战,也在‘小而美’的赛道上走得十分突出,但如今大家都开始卷小而美了,放弃执念、改作‘大而全’可能是苹果更明智也更无奈的选择。”
在他看来,今年的iPhone依然没有出现针对刚需的颠覆性创新,只是针对消费者的痒点给出了形态上的新解法,毕竟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已经“平平无奇”多年,即使是苹果也无法改变这一局面。
“更何况,在商业的压力之下,苹果更像是泯然于众人的前‘贵族’了。”张书乐笑道。
不过,苹果可能早就不想在中国装“贵族”了,就连降价促销也早就成了常规手段。
不久前苹果刚刚发布最新季报,苹果实现了940.36亿美元的营收和234.34亿美元的净利润,同比增长均超9%。更重要的是,已经连续七个季度收入下滑的大中华区,终于迎来了转机。
今年第二季度,苹果大中华区收入153.69亿美元,同比增长4.35%。库克在财报电话会上专门提到了“国补”的作用:“中国政府对部分(苹果的)产品提供了补贴,虽然并非针对所有产品,但确实有一些产品受益。而这是补贴政策实施的第一个完整季度。”
而国补的生效也是由于苹果放下了更多。
iPhone 16定价本就在6000元以内的手机国补范围内,今年5月iPhone 16系列发售以来第三次降价时,把iPhone 16 Pro最低的128GB版本也推进了国补的门槛里,随后的“6·18”大促里,iPhone系列三款机型就此包揽了电商平台的手机销量榜前三位。
到了6月底,就连苹果官方直营渠道都加入了国补,覆盖部分iPhone、Mac、iPad、Apple Watch机型,补贴最高可达2000元。
张书乐指出,苹果粉丝的忠诚度较高,原本的社交货币价值也还有剩余,一旦降价就很容易吸引流失的消费人群,“与其保持‘贵族’形象,不如保持在粉丝心中更有温度的形象”。
钟晓磊也在谈及iPhone标准版的配置和定价策略时表示,这两年苹果正面临不小的压力,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面临极为激烈的竞争,再结合市场整体环境以及国补对于现有需求的部分透支,今年发布会的产品迭代力度若能放在去年,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至于iPhone 17系列能否用少见的“诚意”打动人,就看接下来的预售情况了。
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返回顶部